虽然这条专线我不是一手用户,不过前前后后也基本体验了新装的过程,搬迁和新装的流程也没太大区别了。
详细的可见前文《关于我在家装了PTN专线的前因后果》
这次呢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整个专线的大致构造
时隔好几个月了,最近真的发生太多事情了,感觉我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少事情,时刻都停不下来。废话不多说,这篇纯介绍,让你们想装移动PTN专线的可以参考一下安装完之后是怎么样的。
首先看看入户过来的最前端的部分,就是新建光缆到分纤箱这一部分,我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,因为安装在小区(家庭)所以分纤箱很难入户,可以看看分纤箱下面那卷黑色的光缆,这条就是新建光缆,12芯的,就是这条光缆一般在家里是没有入户条件的,因为需要一根很粗的管才能穿得进去,如果大家装修的时候预埋了可以穿得进去的管,那就可以直接分纤箱入户,但这种光缆非常硬,很难弯,即使有足够粗的管也不能有很极端的转弯,如果没办法入户,像我一样直接装在弱电井,但是我条件也不错,弱电井就在门口和家里弱电箱只隔了一道墙,大部分人的弱电井应该都是离家里有一段距离的,那么跳纤也是个大问题,而且日常维护也不是很方便,我就比较好,开门就可以直接打开弱电井进行日常维护。
因为没办法入户,所以我是直接让工程队把分纤箱装在了楼道的弱电井,这点需要和小区物业沟通,允许后才能安装,我条件也算是很幸运的,大家可以看到弱电井内非常干净,我收拾过后发现只有我的家宽才经过了弱电井内的这块区域,我们这里的是一层四户,剩下的三户都是走弱电井最右侧的管道,看弱电井地下那根,就是我重新布置的铠装光纤,给的是家宽的,通的就是最右侧那条管道下去,包括专线的12芯黑色光缆也是从最右侧的管道上来的。
这里看到12芯黑色光缆有两捆,实际就是一条12芯的,工程队师傅在这里卷了两圈,说到这根12芯的光缆,就是我上一篇提到,是从小区楼下外面马路边的配线箱(基站)汇聚上来的,由两个方向的路由汇聚成一根12芯的拉到家里来,做成了双路由冗余,不过按照移动的设计逻辑,应该是觉得光缆进到小区之后,切断的风险低,所以就没有单独用两根12芯,直接汇聚成一根12芯了,这里是要看各环境不同,看设计院怎么出图纸来安排的,正常情况下是两根12芯,也许小区切断风险低,所以就用了一根12芯,但仍然是双路由。
大家可以看上图,从分纤箱出来的两根蓝色光纤就是双路由,用的都是双芯LC-FC,分纤箱这端用的是FC口,到PTN设备那头就是LC口,双路由一共用了四芯,地下那根是家宽的,被我换成了单芯的铠装光纤,反正都要重新布线了,就和专线统一成铠装光纤了。
顺便看看分纤箱内部的情况吧
这是我已经整理好的,外面的法兰盘都还是自己买的,买了48口的法兰盘,虽然浪费,但是装满也好看,反正不贵,里面熔纤盘也很规范,一芯一个热缩管。不过就是工程队他们带来的分纤箱是家宽用的SC口的架子,所以一开始是下面这样的,全部尾纤都是这样甩在里面,我忍不了所以才自己买了FC的法兰盘装上了,下面这张图是我整理前的模样。
下面就来到了家里的弱电箱了,和弱电井只隔了一道墙,出门就是弱电井是真的舒服,平时整备不用跑到别人家门口怪尴尬的。
家里弱电箱这里三个管,两个蓝色管是网线,这个无关紧要,是其他房间的网线,另一个管有四根光纤,这里其中两根是专线的双路由,一根是家宽的,还有一根是服务器的LAN口回到弱电箱给交换机的,交换机再分配网络给另两个管道的网线,所以弱电箱就只放了一个交换机了,现在家宽和专线直接就是跳到了房间的机柜,机柜服务器上网之后LAN口光纤回到客厅的弱电箱再由交换机分配网络给房间的网线。
下面这里就是到了机柜这边了,四根光纤出来,机柜底下有四捆线,有两捆叠在一起了。然后上来的是家宽的光猫,PTN设备在最顶端,一共接了三个光口,从左往右数,前两个可以理解是WAN口,双路由冗余,第三个口可以理解是LAN口,对接给机柜下面最大台的服务器,家宽的光猫也是电口到服务器,再由服务器光口LAN回到客厅的弱电箱中的交换机,上面解释过了。
整体的构造大概就是这样了,目前机柜是放到空房间中,到后期如果需要继续用这个房间,估计就要把机柜改到客厅了,到时候再考虑是重新改暗管还是走明线贴墙管吧,目前我觉得挺完美的,反正这个房间也是我平时学习用的。
评论 (0)